-
智能家居裝修指南:全屋智能系統布線+設備搭配清單
日期:2025-07-15 17:24:42
智能家居的普及讓“全屋智能”從概念變為現實,但實現這一目標需兼顧隱蔽工程與設備選型。本文從布線規劃、設備搭配、場景聯動三個維度,提供一套可落地的智能家居裝修方案。
一、布線規劃:分場景選擇最優方案
智能家居布線需根據房屋類型、功能需求及穩定性要求靈活組合。
1. 新建住宅:優先星型+總線混合布線
星型連接以主控箱為核心,通過獨立線路連接安防探頭、智能門鎖等關鍵設備,確保信號零干擾。例如,入戶門上方預埋零火線及網線,為智能貓眼、門鎖供電;廚房燃氣管道旁預留電源,安裝可燃氣探測器并聯動電動閥門。總線連接則用于燈光、空調等設備,通過485總線或KNX協議實現“一燈多控”,無需額外布線。
2. 舊房改造:電力線載波+無線補充
舊房若無法大規模開槽,可采用電力線載波技術,通過家庭電路傳輸信號。例如,用空調伴侶將普通空調接入米家生態,或通過電力線載波模塊控制窗簾電機。無線方案則用于補充覆蓋,如Zigbee協議的智能開關、藍牙Mesh網關的人體傳感器,但需注意避開微波爐、Wi-Fi路由器等干擾源。
3. 關鍵區域布線細節
電動窗簾:軌道旁預留倒裝插座,雙軌窗簾需20cm以上寬度,并隱藏電源線于窗簾盒內側。
影音系統:投影機預埋HDMI 2.1線,音箱線采用無氧銅材質,避免與強電交叉。
安防系統:入戶門預埋86底盒,集成門窗傳感器、人體紅外探頭;陽臺安裝毫米波雷達,精準識別人體活動軌跡。
二、設備搭配:核心設備選有線,高頻設備用本地協議
1. 基礎網絡架構
大戶型:AC+AP組網,弱電箱擴容至40cm×50cm,預埋超六類網線支持萬兆網絡。
中小戶型:Mesh路由器,主路由放客廳,子路由放臥室,確保信號無縫切換。
2. 核心設備清單
設備類型推薦方案智能開關零火線版(如Aqara D1),支持藍牙Mesh協議,取消傳統雙控布線,改用無線場景面板。智能傳感器領普人體存在傳感器(廚房/衛生間)、小米溫濕度計(臥室)、門窗傳感器(入戶門)。智能安防小米智能門鎖X(人臉識別)、海康威視攝像頭(POE供電)、可燃氣探測器(聯動關閥)。環境控制小米中央空調網關、易來智能調光模塊、科沃斯掃地機器人(自動集塵版)。
3. 性價比組合技巧
燈光系統:普通燈具+智能開關(成本低),或智能燈泡+普通開關(適合租房)。
窗簾電機:選支持米家生態的杜亞M2.價格約500元,比進口品牌節省60%。
影音娛樂:投影儀選當貝X5(2450CVIA流明),搭配小米Sound Pro音箱組成7.1聲道。
三、場景聯動:讓設備“主動思考”
1. 回家模式
門鎖識別主人后,自動打開玄關燈、關閉窗簾、啟動空調至26℃。
人體傳感器檢測到移動,聯動走廊燈帶漸亮,避免摸黑開燈。
2. 觀影模式
語音指令“看電影”,投影儀自動降幕、關閉主燈、開啟氛圍燈(色溫2700K)。
空調調整為“靜音模式”,掃地機器人暫停工作。
3. 安全防護
燃氣探測器報警后,自動關閉閥門、打開窗戶(通過電動開窗器)、推送通知至手機。
水浸傳感器檢測到漏水,聯動關閉總水閥并啟動水泵抽水。
四、避坑指南:3個關鍵原則
預留冗余:每個房間至少預留2個五孔插座+1個網口,陽臺預埋噴淋系統管道。
強弱電隔離:網線與電源線交叉處包裹錫箔紙,平行間距≥30cm。
生態兼容性:優先選擇支持Matter協議的設備,避免品牌綁定(如蘋果HomeKit、米家、華為HiLink互通)。
智能家居的本質是“讓技術隱于生活”。通過前期精準規劃,用戶不僅能規避“裝完再改”的尷尬,更能以更低成本實現燈光、安防、環境等系統的深度協同。記住:在隱蔽工程上多投入10%的精力,未來將節省90%的維護成本。